〈觸讋說趙太后〉對話技巧分析
方慶雲‧慈濟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觸讋說趙太后〉是《戰國策》裡頭相當有名的一篇故事。這篇故事主要在講戰國時代趙國有位老臣名叫觸讋,他用委婉曲折的方式開導太后,使她最後同意把自己的幼子長安君送去齊國當人質,以取得齊國的出兵救援。這篇故事因為情節曲折、人物鮮活,留給讀者深刻的印象。但是這篇故事為什麼人物會這麼鮮活呢?不少文章都說那是因為它的對話非常精彩。但是他們都太偏重在對話的字意說明上,而忽略對話的長短運用,所以文章雖然解說得相當詳盡,但總讓人覺得是隔靴搔癢。因此本人願意就對話長短運用,來剖析這篇故事,以提供大家另一個欣賞角度。
我們都知道,文章不同於電影,文章只能藉助文字做平面的靜態的呈現,但是電影卻可藉助音效、影像做立體的動態的演出,所以文章的感染力遠不及電影。但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作家卻不會被文字限制住,他就是有辦法讓平面的靜態的文字呈現出立體的動態的演出效果,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種神奇效果究竟要怎麼達成呢?我覺得對話技巧是一大關鍵,更精確地說,對話的長短運用是故事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我就覺得〈觸讋說趙太后〉的作者,很會運用對話的長短變化,才使得故事這麼生動精彩。現在就來分析這篇故事的對話技巧。
故事一開頭說,趙國群臣極力勸諫趙太后不可顧念母子私情,應該儘快將她的幼子長安君送到齊國去當人質,才能化解國家的危機。但是趙太后因為疼惜自己的幼子,遲遲不答應,還怒斥群臣一頓。一般文章都說,因為趙太后說了「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這種生氣的話!所以可以想見趙太后當時是如何地震怒。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論述,只提到對話的內容,而沒分析到對話的長短,就無法讓讀者理解對話何以精彩。我們想想看,如果把這句對話改寫成:「有復言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請問這樣的效果會如何?雖然這二句的對話意思差不多,但是對話的長短對人物的刻畫有不同的效果。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在無比憤怒、失去理智的時候,常常會口無遮攔,劈哩啪啦地亂罵一通。當年趙太后執意不肯交出幼子長安君做人質,不就是正處於理智盡失、咆哮怒吼的狀況?所以作者用「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這麼一長串的對話,來刻畫趙太后當時怒不可遏、不可理喻的神態。如果把它改寫成:「有復言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因為對話變短了,就顯得比較理智溫和,缺少勃然大怒的神態。
緊接著,故事的關鍵人物─觸讋登場了,這位老臣一方面行動緩慢,一方面又快步走向趙太后。你有沒有注意到作者為什麼要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這種短短幾句的對話,來做為觸讋的開場白呢?難道不能寫成:「老臣因病足不能疾走,故不得見太后久矣」這種長句子的對話嗎?答案當然是不行,因為觸讋是一位老臣,他年紀已大,體力已衰,講話自然不像年輕人可以中氣十足,長篇大論,所以他的對話一定不長。而且他當時是「入而徐驅」,有點快步走地走向趙太后,所以講話會上氣不接下氣,自然每句話都會很短。作者就是抓住這個特點,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這些短句子,來刻畫觸讋當時氣喘噓噓的神態。
當觸讋一登場,趙太后自然知道他無事不登三寶殿,一定是來勸她相忍為國,交出幼子長安君,自然趙太后的臉色不會很好看。但是觸讋畢竟是個老臣,趙太后又不能跟他對衝,更何況對方未說明來意,所以她不能不理對方,以免失態,因此趙太后這時說話的口氣絕對不同於之前面對群臣時的口氣。請問這時口氣的轉變,你會用什麼樣的對話來呈現?也許你會用「老婦玉體欠安,僅能恃輦而行」「近來食欲不佳,僅能恃粥耳」「哎,老婦不能,老婦不能」這種上下二句的對話來呈現。但是作者卻只用「老婦恃輦而行」「恃粥耳」「老婦不能」這些短短的一句話來呈現。請問這二種寫法有什麼差別?我們都知道,當我們不歡迎某人來訪卻又不方便講明的時候,是不是常會用三言兩語來打發對方,好讓對方識趣地離開,所以這時說的話絕對不長也不多。作者就是抓住趙太后當時猶有戒心、馬虎應答的心態,只用「老婦恃輦而行」「恃粥耳」「老婦不能」這些短句子來刻畫趙太后。如果把它改寫成:「老婦玉體欠安,僅能恃輦而行」「近來食欲不佳,僅能恃粥耳」「哎,老婦不能,老婦不能」,因為句子變長變多了,就少了不悅不耐的神態。
等趙太后與觸讋談了話之後,她才發現觸讋其實只是單純地來閒話家常,並不是來談什麼國家大事,因此她這時開始怒氣漸消,戒心漸除。請問這樣的心境轉變,你又會用什麼樣的對話來表達呢?請看作者是用「敬諾,年幾何矣?」「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這種上下兩句的對話來表達,為什麼呢?因為趙太后這時心防已除,願意跟觸讋閒話家常,所以她的話就慢慢地增多,所以她這時的對話就從一句增多為二句。
之後觸讋言歸正傳,點出趙太后疼愛女兒遠超過兒子的盲點,讓趙太后恍然明白自己的糊塗,以及之前的失態。遇到這種心境的轉變,你又會怎樣來表現呢?請看作者只用一個「然」字來表現,為什麼呢?因為當一個人被別人點醒的時候,常常會是啞然以對。更何況趙太后之前那麼怒不可遏,現在自知失態,自然會很不好意思地小聲地說:「然」。如果我們把它改寫成:「言之有理」這四個字,因為句子變長了,就只有贊同的意思,而無羞愧的含意。
故事到最後,趙太后終於同意把自己的幼子長安君送去當人質。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時趙太后的對話,是從「無有」二個字變成「老婦不聞也」五個字,再變成「諾,恣君之所使之」上下兩句。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因為當趙太后說「然」之後,對觸讋精闢的分析,越聽越投入,越聽越佩服,她的心態已從羞愧轉為贊同,所以她的對話又開始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多。
經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觸讋說趙太后〉的作者很懂得運用對話的技巧,他不僅藉著文字來表達人物的想法,更藉著長短多變的對話來刻畫人物的神情笑貌,以導引讀者進入他的舞台世界。
方慶雲‧慈濟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觸讋說趙太后〉是《戰國策》裡頭相當有名的一篇故事。這篇故事主要在講戰國時代趙國有位老臣名叫觸讋,他用委婉曲折的方式開導太后,使她最後同意把自己的幼子長安君送去齊國當人質,以取得齊國的出兵救援。這篇故事因為情節曲折、人物鮮活,留給讀者深刻的印象。但是這篇故事為什麼人物會這麼鮮活呢?不少文章都說那是因為它的對話非常精彩。但是他們都太偏重在對話的字意說明上,而忽略對話的長短運用,所以文章雖然解說得相當詳盡,但總讓人覺得是隔靴搔癢。因此本人願意就對話長短運用,來剖析這篇故事,以提供大家另一個欣賞角度。
我們都知道,文章不同於電影,文章只能藉助文字做平面的靜態的呈現,但是電影卻可藉助音效、影像做立體的動態的演出,所以文章的感染力遠不及電影。但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作家卻不會被文字限制住,他就是有辦法讓平面的靜態的文字呈現出立體的動態的演出效果,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種神奇效果究竟要怎麼達成呢?我覺得對話技巧是一大關鍵,更精確地說,對話的長短運用是故事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我就覺得〈觸讋說趙太后〉的作者,很會運用對話的長短變化,才使得故事這麼生動精彩。現在就來分析這篇故事的對話技巧。
故事一開頭說,趙國群臣極力勸諫趙太后不可顧念母子私情,應該儘快將她的幼子長安君送到齊國去當人質,才能化解國家的危機。但是趙太后因為疼惜自己的幼子,遲遲不答應,還怒斥群臣一頓。一般文章都說,因為趙太后說了「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這種生氣的話!所以可以想見趙太后當時是如何地震怒。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論述,只提到對話的內容,而沒分析到對話的長短,就無法讓讀者理解對話何以精彩。我們想想看,如果把這句對話改寫成:「有復言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請問這樣的效果會如何?雖然這二句的對話意思差不多,但是對話的長短對人物的刻畫有不同的效果。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在無比憤怒、失去理智的時候,常常會口無遮攔,劈哩啪啦地亂罵一通。當年趙太后執意不肯交出幼子長安君做人質,不就是正處於理智盡失、咆哮怒吼的狀況?所以作者用「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這麼一長串的對話,來刻畫趙太后當時怒不可遏、不可理喻的神態。如果把它改寫成:「有復言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因為對話變短了,就顯得比較理智溫和,缺少勃然大怒的神態。
緊接著,故事的關鍵人物─觸讋登場了,這位老臣一方面行動緩慢,一方面又快步走向趙太后。你有沒有注意到作者為什麼要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這種短短幾句的對話,來做為觸讋的開場白呢?難道不能寫成:「老臣因病足不能疾走,故不得見太后久矣」這種長句子的對話嗎?答案當然是不行,因為觸讋是一位老臣,他年紀已大,體力已衰,講話自然不像年輕人可以中氣十足,長篇大論,所以他的對話一定不長。而且他當時是「入而徐驅」,有點快步走地走向趙太后,所以講話會上氣不接下氣,自然每句話都會很短。作者就是抓住這個特點,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這些短句子,來刻畫觸讋當時氣喘噓噓的神態。
當觸讋一登場,趙太后自然知道他無事不登三寶殿,一定是來勸她相忍為國,交出幼子長安君,自然趙太后的臉色不會很好看。但是觸讋畢竟是個老臣,趙太后又不能跟他對衝,更何況對方未說明來意,所以她不能不理對方,以免失態,因此趙太后這時說話的口氣絕對不同於之前面對群臣時的口氣。請問這時口氣的轉變,你會用什麼樣的對話來呈現?也許你會用「老婦玉體欠安,僅能恃輦而行」「近來食欲不佳,僅能恃粥耳」「哎,老婦不能,老婦不能」這種上下二句的對話來呈現。但是作者卻只用「老婦恃輦而行」「恃粥耳」「老婦不能」這些短短的一句話來呈現。請問這二種寫法有什麼差別?我們都知道,當我們不歡迎某人來訪卻又不方便講明的時候,是不是常會用三言兩語來打發對方,好讓對方識趣地離開,所以這時說的話絕對不長也不多。作者就是抓住趙太后當時猶有戒心、馬虎應答的心態,只用「老婦恃輦而行」「恃粥耳」「老婦不能」這些短句子來刻畫趙太后。如果把它改寫成:「老婦玉體欠安,僅能恃輦而行」「近來食欲不佳,僅能恃粥耳」「哎,老婦不能,老婦不能」,因為句子變長變多了,就少了不悅不耐的神態。
等趙太后與觸讋談了話之後,她才發現觸讋其實只是單純地來閒話家常,並不是來談什麼國家大事,因此她這時開始怒氣漸消,戒心漸除。請問這樣的心境轉變,你又會用什麼樣的對話來表達呢?請看作者是用「敬諾,年幾何矣?」「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這種上下兩句的對話來表達,為什麼呢?因為趙太后這時心防已除,願意跟觸讋閒話家常,所以她的話就慢慢地增多,所以她這時的對話就從一句增多為二句。
之後觸讋言歸正傳,點出趙太后疼愛女兒遠超過兒子的盲點,讓趙太后恍然明白自己的糊塗,以及之前的失態。遇到這種心境的轉變,你又會怎樣來表現呢?請看作者只用一個「然」字來表現,為什麼呢?因為當一個人被別人點醒的時候,常常會是啞然以對。更何況趙太后之前那麼怒不可遏,現在自知失態,自然會很不好意思地小聲地說:「然」。如果我們把它改寫成:「言之有理」這四個字,因為句子變長了,就只有贊同的意思,而無羞愧的含意。
故事到最後,趙太后終於同意把自己的幼子長安君送去當人質。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時趙太后的對話,是從「無有」二個字變成「老婦不聞也」五個字,再變成「諾,恣君之所使之」上下兩句。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因為當趙太后說「然」之後,對觸讋精闢的分析,越聽越投入,越聽越佩服,她的心態已從羞愧轉為贊同,所以她的對話又開始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多。
經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觸讋說趙太后〉的作者很懂得運用對話的技巧,他不僅藉著文字來表達人物的想法,更藉著長短多變的對話來刻畫人物的神情笑貌,以導引讀者進入他的舞台世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