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重讀孔子
提及中國古代的聖哲,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子。他被歷朝歷代奉為聖人,冠以“至聖先師”的頭銜。他的學說被欽定為官方的代表思想,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他的嫡孫被敕封為世襲的爵位“衍聖公”。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孔子的地位在近代幾經沈浮,遭際豐富,但是直到現下,孔子仍是倍受崇敬,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1985年美國出版的《名人年鑒手冊》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就被排在了首位,與西方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同執文化聖哲之牛耳。1988年1月,世界各國的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會議上宣佈︰“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我們提倡國學,重塑傳統文化精神,也要談孔子,但是我們談的不是孔子的身後名,而是他的身前事。生前的孔子過的並不如意,甚至可以用落魄來形容。他有著貧賤的童年,成長的艱辛不被重用的鬱悶,有著周遊列國的樸樸風塵,惶惶如喪家之狗的被困,更有著為實現理想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我們要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一個生活中的孔子,看一看他是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怎樣為實現理想而執著追求的。但願我們也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示。
童年不幸磨煉堅強意志
孔子的家族有著光榮的過去。他的祖先是宋國(國都在今河南商丘)貴族,擱現下怎麼說也是高幹子弟了。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宋國卿大夫。從他開始,子孫世代以孔為姓。孔父嘉因參與宮廷鬥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尋求政治避難奔魯,從此世代定居魯國鄹邑。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著名武士。到叔梁紇時,其家已在魯國定居五代,前四代人都默默無聞。叔梁紇是個大力士,曾經在一次戰鬥中舉起過城牆的閘門,先後立過兩次大的軍功,在當時很有名氣。叔梁紇曾經做過鄹邑大夫,所以又稱“鄹叔紇”。後來叔梁紇娶顏徵在做外家。顏徵在即孔子生母。孔子出生的時候,父親叔梁紇已經六十多歲,母親顏徵在還不到二十歲,年齡相差很大。所以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是“野合”而生。據說,顏徵在是在去尼山(今曲阜東南)祈禱神靈之後才懷的孕,而且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一塊,所以父母給他取名為丘,字仲尼。我們未來的聖人孔子,此時尚躲在繈褓之中,看上去一切都福祉美滿,絲毫感覺不到命運之神的安排。
孔子三歲那年,父親叔梁紇去世。為了生活,母親顏徵在決定帶著他離開居住多年鄹邑小鎮,到都市裡去看看。於是母子二人就到了曲阜的闕里居住。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困難可想而知了。為將孔子子扶養成人,顏徵在常常加班加點工作,終于憂勞成疾,在孔子十七歲時與世長辭了。由於不知道父親的墳墓所在,母親的棺材暫且停在一條叫“五父之衢”的街上幾天,終于得到了老人的指點,使母親與父親得以合葬一處。這件事也顯示出孔子從小就充滿了智慧。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孔子在十五歲就已經立下了要好好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的志願。母親去世之後,年輕的孔子不得不靠自己的能力謀生,因為苦窮困生活的磨煉,加之父親的遺傳,造就了孔子健壯的體魄,這使得他日後能經受得起各種困難,而精力始終充沛、堅定不移。可見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是多麼重要啊。
為實現理想一生不倦
孔子有志氣、有理想,但他從不好高騖遠,他總是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據文獻記載,孔子在年輕的時候做過“相禮”,大概相當於現下的司儀吧,他還為富貴人家舉辦婚喪等紅白喜事做吹鼓手;還先後做過 “乘田”和 “委吏”。“乘田”的職責是管理牛羊,“委吏”的職責是管理倉庫,拿到現下,不如一個科級幹部,充其量算個課員吧。對於這樣的工作,孔子也要將它做好,做這樣的工作並不妨礙孔子的偉大。他後來回憶起人生經歷時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由於孔子是一個孤兒,成長的過程中不免要受到世人的白眼。有一次,魯國貴族季孫氏舉辦宴會,宴請所有貴族,孔子自以為是叔梁紇之後,也有資格參加,便跟著大家一起去了。誰知卻被季氏的家臣陽虎野蠻拒絕。孔子只好默默地退了下來。但是孔子並不灰心,反而更加堅定了心目中的理想。
他虛心好學,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隨著經歷的增長,孔子的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的歷練。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人,並在闕里收徒授業。孔子總共收了三千學生,其中賢者七十二人。孔子曾經粗略地把他的弟子按照不同特長分為四類,並各舉了幾個代表人物,這就是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政治︰冉有、子路;
口才︰宰我、子貢;
文學︰子游、子夏。
孔子重在啟發,他根據每個弟子的性格、主要優缺點,而加以相應的及時的教育,這種教育又是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的,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另外,孔子認為“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能只掌握某一方面的才能而是要做通才。因此他要求學生掌握六藝(禮、樂、射、御、書、術),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孔子對弟子的教育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對於今天的教育來說仍然有著很好的借鏡意義。
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 ,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範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導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嚮往的“大同”理想。
然而,魯國內政被季氏等家臣把持,不能給孔子提供實現理想的機會。孔子在而立之年,不辭勞苦來到齊國。為了接近齊景公,他甚至做了齊國貴族高昭子的家臣。幾乎等待了一年,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事,對其極為讚賞,欲起用孔子,但終因齊相晏嬰從中阻撓沒有成功。孔子無奈又回到魯國,先後擔任魯國中都宰(相當於縣委書記)、司空、大司寇等行政職務,頗有些政績,魯國的國際威望也小有提升,但是由於得不到三家大夫的支持,孔子事事受到掣肘。後來魯國君臣接受了齊國所贈的文馬美女,終日迷戀聲色。孔子更加大失所望,他覺得在魯國不可能實現他的人生理想了,於是他離開了魯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去尋找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次周遊前後歷時十四年之久,其間佈滿了荊棘、充滿了凶險、飽嘗了艱辛,他朝見了十幾個國君,但終究沒有一個人起用他。
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在經歷了多年的羈旅之後,終於回到了魯國。雖然理想還未實現,但他也不再求仕,他把精力集中在文獻整理工作上,先後刪《詩》、《書》,訂《禮》、《樂》,修《春秋》,對中國古代文獻進行了全面整理。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69歲時,獨子孔鯉去世,不久學生顏回病卒,幼年喪父,老年喪子,幾乎所有的人生悲劇都壓在了孔子的身上。孔子悲痛至極,這一年,在魯國西部,象徵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現又死去,孔子認為是不祥之兆,感到大限將至,停止工作。73歲時,孔子在病榻上度過了幾日後,帶著理想未能實現的遺憾溘然長逝。他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儒家學派的經典。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孔子一生雖然鬱鬱不得志,但他最可貴的是在他的一生中始終持有一種勇氣和堅定,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與理想,矢志不渝,畢生執著追求 。而正是當今這樣一個喧囂與騷動的世界裡的叢生所缺乏的。
請重讀孔子。
提及中國古代的聖哲,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子。他被歷朝歷代奉為聖人,冠以“至聖先師”的頭銜。他的學說被欽定為官方的代表思想,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他的嫡孫被敕封為世襲的爵位“衍聖公”。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孔子的地位在近代幾經沈浮,遭際豐富,但是直到現下,孔子仍是倍受崇敬,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1985年美國出版的《名人年鑒手冊》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就被排在了首位,與西方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同執文化聖哲之牛耳。1988年1月,世界各國的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會議上宣佈︰“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我們提倡國學,重塑傳統文化精神,也要談孔子,但是我們談的不是孔子的身後名,而是他的身前事。生前的孔子過的並不如意,甚至可以用落魄來形容。他有著貧賤的童年,成長的艱辛不被重用的鬱悶,有著周遊列國的樸樸風塵,惶惶如喪家之狗的被困,更有著為實現理想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我們要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一個生活中的孔子,看一看他是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怎樣為實現理想而執著追求的。但願我們也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示。
童年不幸磨煉堅強意志
孔子的家族有著光榮的過去。他的祖先是宋國(國都在今河南商丘)貴族,擱現下怎麼說也是高幹子弟了。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宋國卿大夫。從他開始,子孫世代以孔為姓。孔父嘉因參與宮廷鬥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尋求政治避難奔魯,從此世代定居魯國鄹邑。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著名武士。到叔梁紇時,其家已在魯國定居五代,前四代人都默默無聞。叔梁紇是個大力士,曾經在一次戰鬥中舉起過城牆的閘門,先後立過兩次大的軍功,在當時很有名氣。叔梁紇曾經做過鄹邑大夫,所以又稱“鄹叔紇”。後來叔梁紇娶顏徵在做外家。顏徵在即孔子生母。孔子出生的時候,父親叔梁紇已經六十多歲,母親顏徵在還不到二十歲,年齡相差很大。所以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是“野合”而生。據說,顏徵在是在去尼山(今曲阜東南)祈禱神靈之後才懷的孕,而且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一塊,所以父母給他取名為丘,字仲尼。我們未來的聖人孔子,此時尚躲在繈褓之中,看上去一切都福祉美滿,絲毫感覺不到命運之神的安排。
孔子三歲那年,父親叔梁紇去世。為了生活,母親顏徵在決定帶著他離開居住多年鄹邑小鎮,到都市裡去看看。於是母子二人就到了曲阜的闕里居住。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困難可想而知了。為將孔子子扶養成人,顏徵在常常加班加點工作,終于憂勞成疾,在孔子十七歲時與世長辭了。由於不知道父親的墳墓所在,母親的棺材暫且停在一條叫“五父之衢”的街上幾天,終于得到了老人的指點,使母親與父親得以合葬一處。這件事也顯示出孔子從小就充滿了智慧。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孔子在十五歲就已經立下了要好好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的志願。母親去世之後,年輕的孔子不得不靠自己的能力謀生,因為苦窮困生活的磨煉,加之父親的遺傳,造就了孔子健壯的體魄,這使得他日後能經受得起各種困難,而精力始終充沛、堅定不移。可見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是多麼重要啊。
為實現理想一生不倦
孔子有志氣、有理想,但他從不好高騖遠,他總是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據文獻記載,孔子在年輕的時候做過“相禮”,大概相當於現下的司儀吧,他還為富貴人家舉辦婚喪等紅白喜事做吹鼓手;還先後做過 “乘田”和 “委吏”。“乘田”的職責是管理牛羊,“委吏”的職責是管理倉庫,拿到現下,不如一個科級幹部,充其量算個課員吧。對於這樣的工作,孔子也要將它做好,做這樣的工作並不妨礙孔子的偉大。他後來回憶起人生經歷時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由於孔子是一個孤兒,成長的過程中不免要受到世人的白眼。有一次,魯國貴族季孫氏舉辦宴會,宴請所有貴族,孔子自以為是叔梁紇之後,也有資格參加,便跟著大家一起去了。誰知卻被季氏的家臣陽虎野蠻拒絕。孔子只好默默地退了下來。但是孔子並不灰心,反而更加堅定了心目中的理想。
他虛心好學,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隨著經歷的增長,孔子的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的歷練。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人,並在闕里收徒授業。孔子總共收了三千學生,其中賢者七十二人。孔子曾經粗略地把他的弟子按照不同特長分為四類,並各舉了幾個代表人物,這就是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政治︰冉有、子路;
口才︰宰我、子貢;
文學︰子游、子夏。
孔子重在啟發,他根據每個弟子的性格、主要優缺點,而加以相應的及時的教育,這種教育又是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的,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另外,孔子認為“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能只掌握某一方面的才能而是要做通才。因此他要求學生掌握六藝(禮、樂、射、御、書、術),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孔子對弟子的教育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對於今天的教育來說仍然有著很好的借鏡意義。
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 ,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範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導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嚮往的“大同”理想。
然而,魯國內政被季氏等家臣把持,不能給孔子提供實現理想的機會。孔子在而立之年,不辭勞苦來到齊國。為了接近齊景公,他甚至做了齊國貴族高昭子的家臣。幾乎等待了一年,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事,對其極為讚賞,欲起用孔子,但終因齊相晏嬰從中阻撓沒有成功。孔子無奈又回到魯國,先後擔任魯國中都宰(相當於縣委書記)、司空、大司寇等行政職務,頗有些政績,魯國的國際威望也小有提升,但是由於得不到三家大夫的支持,孔子事事受到掣肘。後來魯國君臣接受了齊國所贈的文馬美女,終日迷戀聲色。孔子更加大失所望,他覺得在魯國不可能實現他的人生理想了,於是他離開了魯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去尋找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次周遊前後歷時十四年之久,其間佈滿了荊棘、充滿了凶險、飽嘗了艱辛,他朝見了十幾個國君,但終究沒有一個人起用他。
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在經歷了多年的羈旅之後,終於回到了魯國。雖然理想還未實現,但他也不再求仕,他把精力集中在文獻整理工作上,先後刪《詩》、《書》,訂《禮》、《樂》,修《春秋》,對中國古代文獻進行了全面整理。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69歲時,獨子孔鯉去世,不久學生顏回病卒,幼年喪父,老年喪子,幾乎所有的人生悲劇都壓在了孔子的身上。孔子悲痛至極,這一年,在魯國西部,象徵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現又死去,孔子認為是不祥之兆,感到大限將至,停止工作。73歲時,孔子在病榻上度過了幾日後,帶著理想未能實現的遺憾溘然長逝。他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儒家學派的經典。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孔子一生雖然鬱鬱不得志,但他最可貴的是在他的一生中始終持有一種勇氣和堅定,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與理想,矢志不渝,畢生執著追求 。而正是當今這樣一個喧囂與騷動的世界裡的叢生所缺乏的。
請重讀孔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