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才適所的用人
--從李逵鬥張順談起
引子
宋江、戴宗、李逵在江邊琵琶亭酒館飲酒。宋江喝了幾杯,忽然想要喝魚辣湯,便問戴宗:「這裡有好鮮魚麼?」戴宗使喚酒保燒魚湯。魚湯端上桌,宋江吃了些魚,呷了幾口湯汁,便放下著不吃了。戴宗道:「兄長,一定這魚腌了,不中仁兄吃。」酒保在一旁說這魚是昨夜的,今日的鮮魚還在江邊船上,還未賣哩。李逵跳起來道:「我自去討兩尾活魚來與哥哥吃。」
卻說李逵走到江邊,見那漁船一字排著,約有八、九十艘。這時一輪紅日將及沈西,不見主人開倉賣魚。李逵喝道:「你們船上活魚給兩尾與我。」漁人應道:「我們等不到漁行主人來,不敢開倉。」李逵見眾人不肯拿魚,便跳上一艘船,漁人哪能擋得住。李逵不懂船上的事,只顧把竹笛蔑亂撥。原來大江的漁船,船尾開半截大孔,放江水出入,養著活魚,用竹芭蔑攔住,以便船倉裡活水往來,所以江州一帶有好鮮魚。李逵不懂這些,一下子提起竹芭蔑,將一倉活魚都放走了。李逵又跳到另外一條船去找竹蔑,那七、八個漁人都奔上船,用竹窩打李逵,李逵兩手一駕,搶了五、六條竹篙在手裡,一似扭蔥般都扭斷了。
正在此時,漁行主人張順來了。張順見李逵打人,便趕上前來大喝道:「你這廝要打誰?」李逵也不回話,掄起竹篙,望張順便打。李逵一把揪住張順頭髮,張順便奔李逵下三面,要跌李逵。張順怎敵得李逵水牛般氣力,反被李逵按下頭。李逵提起鐵鎚般的拳頭,在張順背脊上擂鼓似地打,張順掙脫不出。多虧此時宋江、戴宗趕到,張順才得以脫身。
李逵跟著宋江、戴宗往回走,行不得十幾步,只聽背後有人叫罵。張順用竹篙撐著一艘漁船趕來,李逵大怒也罵道:「好漢便上岸來。」張順在船上用竹篙朝李逵腿上便搠,撩撥得李逵火起,也跳上了船。說時遲,那時快,張順把竹篙向岸邊一點,雙腳一瞪,漁船似狂風飄敗葉,箭似地投江心裡而去。張順口裡道:「我先不和你打,先叫你喝些水。」兩腳把船一晃,船底朝天,兩位好漢撲通地都翻肋斗撞下江去。
張順綽號為「浪裡白條」,乃一水中蛟龍,在水中得心應手。他把李逵揪住,提起來,又按下去,淹了李逵幾十回。戴宗在岸上求情,張順這才把李逵拖上岸。
解析
據說有人曾經問中國功夫大師李小龍,如果讓他與拳王阿里比賽,誰會得勝?李小龍想了一想,回答說:「那要看是在什麼場合比賽,如果是在大街上,我會贏;但是如果是在拳擊場,阿里會贏。」那個人聽到這個回答,還是不明白。李小龍解釋說:「大街上對打沒有規則可言,自然我比較佔便宜;拳擊場比賽,阿里出拳重,我不能隨意對付,否則就會被判犯規,阿里的勝算自然較高。」這則故事與前述《水滸傳》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及時與會神行太保,黑旋風鬥浪裡白條」提及:李逵綽號黑旋風,在陸地上威風凜凜,凶猛如虎,力大如牛。浪裡白條張順在水中踏浪如履平地,應付自如,他們各有不同的強項。但是,黑旋風李逵在水中卻力不能縛雞,張順陣戰卻不及一普通武夫,他們各自又有不同的弱項。揚長避短,讓李逵擔任陸戰先鋒,讓張順擔任水軍頭領,這才各得其所。反之,便要出問題了。梁山好漢戰關勝時,幾位水軍頭領張橫、張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上不操自己的強項,反操起自己的弱項,帶領一群水軍登陸劫寨,做起步兵的活兒,結果劫寨不成,反而被俘。
黑旋風鬥浪裡白條的故事給我們兩點啟示:第一點是用人不可求全責備,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才,要容人之短;第二點是用人要揚長避短,企業經營也要揚長避短。「世無完美之人,金無十足之赤」。人總是優點、缺點並存。李逵在梁山立功最多,惹禍也最多,但仍不愧為一員猛將。大才者,常不拘小節:異才者,常有怪癖:才氣越高,往往缺點越顯著。高明的領導者對於人才應力求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倘若求全責備,則世上無人才可用。
又如王英是個好色之徒,見嘍囉來報,有轎子經過,想此轎子,必是個婦人,點起三五十小嘍囉,便要下山;搶到山上以後,就立即抬往山後自己的房裡去了。對這種事情,與王英同夥的燕順早已習以為常,只是「大笑」,不予置評。倒是身處客位的宋江給予了尖銳的批評:「原來王英兄弟,要貪女色,不是好漢的勾當。」宋江所根據的道德標準是非常明確的:要貪女色,便不是好漢;是好漢便不貪女色。還是燕順看人的優缺點比較全面:「這個兄弟,諸般都肯向前,只是有這些毛病。」燕順首先肯定了王英「諸般都肯向前」,仍舊是好漢,然後才說,只是有這個要貪女色的「毛病」而已。燕順這個人物在水泊梁山一直無聲無息,沒有什麼大作為,倒是他評論王英的這幾句話卻富於哲理,給人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
談到「知人善任,因才適所」的用人之道,筆者聯想到漢高祖劉邦,劉邦在滅了項羽之後,凱旋回到洛陽,曾就自己的勝因與項羽的敗因做了以下的分析: 「夫運籌帷幢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填國家,撫百姓,給餽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所舉的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各有所長,且就能力而言,皆遠遠優於劉邦。所以劉邦自己承認他勝利的原因在於擁有這三名傑出的部下,而且善加利用他們的能力。
誠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所說人有旦夕離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從李逵鬥張順談起
引子
宋江、戴宗、李逵在江邊琵琶亭酒館飲酒。宋江喝了幾杯,忽然想要喝魚辣湯,便問戴宗:「這裡有好鮮魚麼?」戴宗使喚酒保燒魚湯。魚湯端上桌,宋江吃了些魚,呷了幾口湯汁,便放下著不吃了。戴宗道:「兄長,一定這魚腌了,不中仁兄吃。」酒保在一旁說這魚是昨夜的,今日的鮮魚還在江邊船上,還未賣哩。李逵跳起來道:「我自去討兩尾活魚來與哥哥吃。」
卻說李逵走到江邊,見那漁船一字排著,約有八、九十艘。這時一輪紅日將及沈西,不見主人開倉賣魚。李逵喝道:「你們船上活魚給兩尾與我。」漁人應道:「我們等不到漁行主人來,不敢開倉。」李逵見眾人不肯拿魚,便跳上一艘船,漁人哪能擋得住。李逵不懂船上的事,只顧把竹笛蔑亂撥。原來大江的漁船,船尾開半截大孔,放江水出入,養著活魚,用竹芭蔑攔住,以便船倉裡活水往來,所以江州一帶有好鮮魚。李逵不懂這些,一下子提起竹芭蔑,將一倉活魚都放走了。李逵又跳到另外一條船去找竹蔑,那七、八個漁人都奔上船,用竹窩打李逵,李逵兩手一駕,搶了五、六條竹篙在手裡,一似扭蔥般都扭斷了。
正在此時,漁行主人張順來了。張順見李逵打人,便趕上前來大喝道:「你這廝要打誰?」李逵也不回話,掄起竹篙,望張順便打。李逵一把揪住張順頭髮,張順便奔李逵下三面,要跌李逵。張順怎敵得李逵水牛般氣力,反被李逵按下頭。李逵提起鐵鎚般的拳頭,在張順背脊上擂鼓似地打,張順掙脫不出。多虧此時宋江、戴宗趕到,張順才得以脫身。
李逵跟著宋江、戴宗往回走,行不得十幾步,只聽背後有人叫罵。張順用竹篙撐著一艘漁船趕來,李逵大怒也罵道:「好漢便上岸來。」張順在船上用竹篙朝李逵腿上便搠,撩撥得李逵火起,也跳上了船。說時遲,那時快,張順把竹篙向岸邊一點,雙腳一瞪,漁船似狂風飄敗葉,箭似地投江心裡而去。張順口裡道:「我先不和你打,先叫你喝些水。」兩腳把船一晃,船底朝天,兩位好漢撲通地都翻肋斗撞下江去。
張順綽號為「浪裡白條」,乃一水中蛟龍,在水中得心應手。他把李逵揪住,提起來,又按下去,淹了李逵幾十回。戴宗在岸上求情,張順這才把李逵拖上岸。
解析
據說有人曾經問中國功夫大師李小龍,如果讓他與拳王阿里比賽,誰會得勝?李小龍想了一想,回答說:「那要看是在什麼場合比賽,如果是在大街上,我會贏;但是如果是在拳擊場,阿里會贏。」那個人聽到這個回答,還是不明白。李小龍解釋說:「大街上對打沒有規則可言,自然我比較佔便宜;拳擊場比賽,阿里出拳重,我不能隨意對付,否則就會被判犯規,阿里的勝算自然較高。」這則故事與前述《水滸傳》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及時與會神行太保,黑旋風鬥浪裡白條」提及:李逵綽號黑旋風,在陸地上威風凜凜,凶猛如虎,力大如牛。浪裡白條張順在水中踏浪如履平地,應付自如,他們各有不同的強項。但是,黑旋風李逵在水中卻力不能縛雞,張順陣戰卻不及一普通武夫,他們各自又有不同的弱項。揚長避短,讓李逵擔任陸戰先鋒,讓張順擔任水軍頭領,這才各得其所。反之,便要出問題了。梁山好漢戰關勝時,幾位水軍頭領張橫、張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上不操自己的強項,反操起自己的弱項,帶領一群水軍登陸劫寨,做起步兵的活兒,結果劫寨不成,反而被俘。
黑旋風鬥浪裡白條的故事給我們兩點啟示:第一點是用人不可求全責備,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才,要容人之短;第二點是用人要揚長避短,企業經營也要揚長避短。「世無完美之人,金無十足之赤」。人總是優點、缺點並存。李逵在梁山立功最多,惹禍也最多,但仍不愧為一員猛將。大才者,常不拘小節:異才者,常有怪癖:才氣越高,往往缺點越顯著。高明的領導者對於人才應力求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倘若求全責備,則世上無人才可用。
又如王英是個好色之徒,見嘍囉來報,有轎子經過,想此轎子,必是個婦人,點起三五十小嘍囉,便要下山;搶到山上以後,就立即抬往山後自己的房裡去了。對這種事情,與王英同夥的燕順早已習以為常,只是「大笑」,不予置評。倒是身處客位的宋江給予了尖銳的批評:「原來王英兄弟,要貪女色,不是好漢的勾當。」宋江所根據的道德標準是非常明確的:要貪女色,便不是好漢;是好漢便不貪女色。還是燕順看人的優缺點比較全面:「這個兄弟,諸般都肯向前,只是有這些毛病。」燕順首先肯定了王英「諸般都肯向前」,仍舊是好漢,然後才說,只是有這個要貪女色的「毛病」而已。燕順這個人物在水泊梁山一直無聲無息,沒有什麼大作為,倒是他評論王英的這幾句話卻富於哲理,給人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
談到「知人善任,因才適所」的用人之道,筆者聯想到漢高祖劉邦,劉邦在滅了項羽之後,凱旋回到洛陽,曾就自己的勝因與項羽的敗因做了以下的分析: 「夫運籌帷幢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填國家,撫百姓,給餽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所舉的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各有所長,且就能力而言,皆遠遠優於劉邦。所以劉邦自己承認他勝利的原因在於擁有這三名傑出的部下,而且善加利用他們的能力。
誠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所說人有旦夕離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