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高獲利的藍海策略
──有價值的差異化、選擇性降低成本及創造有效新需求
朱博湧
八十年代以來,廠商奉為圭臬的波特(Michael Porter)競爭策略之主流思考,是傳統以競爭為中心的[紅海戰略],企業首先在產業中做選擇,一旦選定后,產業架構即告確定,企業在此架構下,透過策略擬訂,取得最有利的位置。一般策略包括低成本、差異化,或專注經營于某一特殊市場區隔,透過低成本、差異化,來提升公司績效,在產業架構不能改變的假設前提下,對所有的競爭者而言,這是一種零和遊戲。欲達到公司較佳的獲利,常常必須根據個別客戶的獨特需求做客製化,將市場進一步細分,這樣的策略模式,企業雖然維持了獲利,但市場無法成長。
紅海戰略──以競爭為中心
企業若希望差異化,又要成本領導同時存在,是否有其可能性?如用競爭力公式(競爭=價值/成本)來看,追求價值的增加,另一方面在成本面又可降低,這一向是策略的兩難,常是魚與熊掌無法兼顧,企業必須在兩者做一取舍,若要接受差異化只能提升成本,或接受價格下降,但透過成本大幅縮減以獲利,由這兩種方法中擇一以取得利潤。
上述[紅海戰略]苦難的取舍出現了,公司究竟成長、還是要獲利?若要追求營收成長,由於時常競爭者多,以比較小的毛利換取比較大的數量,不得不接受低獲利的殘酷現實,所謂從薄利到微利到現今的奈利,現下個人電腦及周邊科技產品,都是最好的實例;或是忍受成長限制,在小市場維持獲利,將客戶的客製化做得非常徹底,但由於很難複製,成長空間比較少,因此如果要營收成長又要獲利成長兩者皆得,不是變成非常困難就是不符實際。
這些是以競爭為中心[紅海策略]的主要思考,也是策略管理理論中,產業架構──廠商行為──績效架構的主要精髓。產業的框框一旦固定,在其中競逐較大的市占率,雖然將是殘酷的存亡賽局。歐洲管理學院金偉燦與莫伯尼兩位教授所提出的“藍海策略”是有別于波特著名競爭策略的另一種思考模式。他們認為產業的框架可能被改變,以創新為中心,將需求有效擴大,使產業的框框變大,產生新的領域,在新的領域中可能都沒有競爭者存在或競爭者寡,因而可有豐濃利潤,企業便得以兼顧成長與獲利。
藍海策略──以創新為中心
“藍海策略”邏輯的最大差別在于,不僅公司營收可以成長,同時獲利也可以成長,最重要的關鍵是消費者得到最大價值。其中秘訣是創造有效的新需求,進行有價值的差異化,策略定價模式與選擇性降低成本。以經濟學觀點來說,“藍海策略”創造最大的消費者剩餘(顧客的效益),同時產生比較大的生產都剩餘(獲利)。
“藍海策略”中最常用的例子是帥奇表(Swiss Watch, Swatch)。Swatch手錶將計時的理性功能訴求,轉變成時髦的產品,經消費都的印象是有格調並且具有時尚感,有別以往一個人一生只擁有一只瑞士表,一個人會同時擁有多雙Swatch手錶。此外,Swatch的策略模式定價範圍在30-100美元之間,與瑞士傅統手錶動輒美金數千、數萬元有很大差別。現下,Swatch顧客平均購買年齡在45歲,而不只成年人,看輕人、小孩子、不同性別對Swatch皆有需求。也許有人會問,為何亞洲的公司無法模仿Swatch的模式?有確有人模仿,然而不僅在設計,在製造也有其進入障礙。Swatch將瑞士表原本多而複雜的零件大幅減少,成本也因為製程簡化(例如不用螺絲,改用雷射焊接)而大幅下將,即使Swatch在瑞士生產,仍比在亞洲生產便宜。Swatch透過將理性訴求轉為感性訴求的價值創造,刺激需求;而成本方面,透過整個組件數量減少與流程的創新,即使與亞洲廉價勞工競爭,仍具競爭力,這便是“藍海策略”的精髓。
不像“紅海策略”中,若欲成長則需忍受很低的獲利率,反之,欲維持穩定的獲利力則必須犧牲成長,“藍海策略”的精神在創造有效需求,並將整體成本下降,使成長及獲利兩者兼,此兩者的差別馬上得以突顯。
──有價值的差異化、選擇性降低成本及創造有效新需求
朱博湧
八十年代以來,廠商奉為圭臬的波特(Michael Porter)競爭策略之主流思考,是傳統以競爭為中心的[紅海戰略],企業首先在產業中做選擇,一旦選定后,產業架構即告確定,企業在此架構下,透過策略擬訂,取得最有利的位置。一般策略包括低成本、差異化,或專注經營于某一特殊市場區隔,透過低成本、差異化,來提升公司績效,在產業架構不能改變的假設前提下,對所有的競爭者而言,這是一種零和遊戲。欲達到公司較佳的獲利,常常必須根據個別客戶的獨特需求做客製化,將市場進一步細分,這樣的策略模式,企業雖然維持了獲利,但市場無法成長。
紅海戰略──以競爭為中心
企業若希望差異化,又要成本領導同時存在,是否有其可能性?如用競爭力公式(競爭=價值/成本)來看,追求價值的增加,另一方面在成本面又可降低,這一向是策略的兩難,常是魚與熊掌無法兼顧,企業必須在兩者做一取舍,若要接受差異化只能提升成本,或接受價格下降,但透過成本大幅縮減以獲利,由這兩種方法中擇一以取得利潤。
上述[紅海戰略]苦難的取舍出現了,公司究竟成長、還是要獲利?若要追求營收成長,由於時常競爭者多,以比較小的毛利換取比較大的數量,不得不接受低獲利的殘酷現實,所謂從薄利到微利到現今的奈利,現下個人電腦及周邊科技產品,都是最好的實例;或是忍受成長限制,在小市場維持獲利,將客戶的客製化做得非常徹底,但由於很難複製,成長空間比較少,因此如果要營收成長又要獲利成長兩者皆得,不是變成非常困難就是不符實際。
這些是以競爭為中心[紅海策略]的主要思考,也是策略管理理論中,產業架構──廠商行為──績效架構的主要精髓。產業的框框一旦固定,在其中競逐較大的市占率,雖然將是殘酷的存亡賽局。歐洲管理學院金偉燦與莫伯尼兩位教授所提出的“藍海策略”是有別于波特著名競爭策略的另一種思考模式。他們認為產業的框架可能被改變,以創新為中心,將需求有效擴大,使產業的框框變大,產生新的領域,在新的領域中可能都沒有競爭者存在或競爭者寡,因而可有豐濃利潤,企業便得以兼顧成長與獲利。
藍海策略──以創新為中心
“藍海策略”邏輯的最大差別在于,不僅公司營收可以成長,同時獲利也可以成長,最重要的關鍵是消費者得到最大價值。其中秘訣是創造有效的新需求,進行有價值的差異化,策略定價模式與選擇性降低成本。以經濟學觀點來說,“藍海策略”創造最大的消費者剩餘(顧客的效益),同時產生比較大的生產都剩餘(獲利)。
“藍海策略”中最常用的例子是帥奇表(Swiss Watch, Swatch)。Swatch手錶將計時的理性功能訴求,轉變成時髦的產品,經消費都的印象是有格調並且具有時尚感,有別以往一個人一生只擁有一只瑞士表,一個人會同時擁有多雙Swatch手錶。此外,Swatch的策略模式定價範圍在30-100美元之間,與瑞士傅統手錶動輒美金數千、數萬元有很大差別。現下,Swatch顧客平均購買年齡在45歲,而不只成年人,看輕人、小孩子、不同性別對Swatch皆有需求。也許有人會問,為何亞洲的公司無法模仿Swatch的模式?有確有人模仿,然而不僅在設計,在製造也有其進入障礙。Swatch將瑞士表原本多而複雜的零件大幅減少,成本也因為製程簡化(例如不用螺絲,改用雷射焊接)而大幅下將,即使Swatch在瑞士生產,仍比在亞洲生產便宜。Swatch透過將理性訴求轉為感性訴求的價值創造,刺激需求;而成本方面,透過整個組件數量減少與流程的創新,即使與亞洲廉價勞工競爭,仍具競爭力,這便是“藍海策略”的精髓。
不像“紅海策略”中,若欲成長則需忍受很低的獲利率,反之,欲維持穩定的獲利力則必須犧牲成長,“藍海策略”的精神在創造有效需求,並將整體成本下降,使成長及獲利兩者兼,此兩者的差別馬上得以突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