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水滸

洪太尉誤走妖魔
--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

話說宋仁宗朝,天下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皇帝便派太尉洪信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來京祈禳瘟疫,救濟天下百姓。洪信到了龍虎山,作威作福,強令將「伏魔之殿」打開,將殿中石碑掘倒,又將石碑下面的石板扛起,「看時,石板底下卻是一個萬丈深淺地穴,只見穴內刮喇喇一聲響亮」。
那一聲響亮過處,只見一道黑氣,從穴內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沖到半天裡。空中散件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眾人吃了一驚,發聲喊都走了,撇下鋤頭鐵鍬,盡從殿內奔將出來,推倒擷翻無數。那洪大尉目睜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太尉問道:「走了的都是甚麼妖魔?」那真人言不過數句,話不過一席,說出這個緣由。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穩,晝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兒窪內聚神蛟。
《水滸》開宗第一回曰「洪太尉誤走妖魔」,把三十六員天睪星、七十二座地煞星降臨人間的責任加在洪信頭上,實在有欠公允。夫太尉者何?相當於宰相的軍事領導人也。
李卓吾在容與堂本的批語上曾經正確指出,「瘟疫盛行,為君為相底,無調變手段。反去求一道士,可笑,可笑」。足見李卓吾的思想十分先進。但是,既然是古典小說,很難以此責備求全:要不然,小說還有不少弄神弄鬼的描寫都站不住腳。因此,姑且撇開一邊,光談洪信在此行中的表現是好是壞。
答案應當是:基本上是好的。
由於時代局限,洪信無法乘波音747,不可能搞包廂,小說只說地帶了數十人,上了鋪馬,直奔江西貴溪縣。看樣子,他的交通工具無非是車、馬、船、轎這類。隨陽帝大得可容五七百人的觀風行殿和行城之類,跡近神話,姑且勿論。在歷史上,明朝的宰相張居正曾經創造過坐三十二人大轎的紀錄,既空前,也絕後,可穩入吉尼斯大全。和他一比,洪信豈不是節約許多了嗎?沿途的招待在所難免,可人家是一路食素。雖說豆製品也可以賣高價錢,恐怕無論如何也不會比魚翅、燕窩、三蛇、穿山甲、熊掌、猴腦之類的花銷大。能這樣做已經很不錯了。
再看他到上清宮後,屁股還沒有坐暖就關心工作,馬上詢問接待人員「天師在何處,請來相見」,開宣丹詔,這種「不過夜」的工作作風,不也蠻好嗎?聽說必須「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帶從人,自背詔書,步行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的規定之後,洪信並不擺臭架子,按照規矩,果然穿上麻鞋草履。注意。是草鞋,你見過穿草鞋的太尉嗎?世界上只有先穿草鞋後當太尉的,絕對不會有當了太尉卻又仍穿草鞋的 獨個兒上山,途中還經歷了雖未達九九八十一難也。有讓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的驚險,終於勝利地完成了任務。請天師消滅了瘟疫。功勞苦勞都有,還要人家怎麼樣?
勝利完成任務之後,特別是在足穿草鞋、手捧銀爐爬了一番山,又經歷了那麼大的驚嚇之後,隨喜地鬆鬆緊張的神經,參觀這宮那殿,包括伏魔之殿,乃理所當然之事。何況石竭上分明寫著「遇洪而開」,說這是「數百年前已注定」,洪信果有此一遊,果有此一開,又有何過錯?退一步說,那些稱我者、稱俺者、稱小可者、稱酒家者、稱老爺者…各路綠林好漢紛紛落草上山,又豈能用一塊石板的開闔決定?洪信此行,很難說有什麼了不得的罪過。

解析
太尉洪信為了滿足個人的好奇心而強迫龍虎山中的人將「伏魔之殿」打開,將殿中石碑掘倒,又將石碑下面的石板扛起,讓原先被壓在地穴中的那道黑氣直沖到半天裡,因而釀成巨禍。所謂的「好奇心」就是「對未知的事物或稀有的事物產生興趣的心、好事的心」,簡單的說,就是對未知的挑戰,無論是在知識領域或地域、海洋甚至太空。其實好奇心是人人都與生俱來的,我們不宜對洪信的好奇心太過苛責。在西方也有類似的故事。希臘神話中有一則「潘多拉寶盒」(Pandora's box)的故事,大意是說女神潘多拉收到由許多神仙共同合贈的一個寶盒,她很想知道其中裝了什麼東西,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她不顧他人的警告,毅然打開了盒子,結果許多禍害和災難都趁機跑出來降臨人間,只剩下希望留在盒內。
記得陳之藩博士在他的暢銷名著《劍河倒影》一書中,曾經談到英人李約瑟博士撰述的《東西方的科學與哲學》中比較了中西科學,而且提到中國科學對西方的影響,並附有照片或圖畫作為證明。陳博士在書中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代中國人曾有那麼多的發明,卻沒有導出像歐洲近五百年的科學發展?」他的結論是:「中國科學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主要是為了『實用』,而歐洲近五百年來的科學發展主要是為了『好奇』」。
數百年來,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的出發點原本都是出於好奇心。偉大的科學家一直把工作當作嗜好,他們對自己發明的方法深深著迷,並沒有把它當作工作。例如,阿基米德在浴盆洗澡時看到熱水溢出,而注意到比重和體積的關係;英國大科學家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法則,這些都是廣為人知的故事;原來牛頓在取得學士學位後不久,就完成了他主要的發現,因為1665年他自劍橋大學畢業時,正值瘟疫盛行,學校被迫關閉,牛頓下鄉暫避,過了兩年無聊的生活,只好專心跟萬有引力的觀念玩遊戲,打發時間。
牛頓或阿基米德都有著最聰明的頭腦。儘管如此,他們如果沒有從自然現象中得到暗示,一樣也是無法成就大發現的。但是,蘋果並不是只落在牛頓的眼前,而從澡盆溢出來的熱水量,也不是只有阿基米德才看到過。這些人都是從誰都沒注意到的微小自然現象中做出在歷史上留名的大發現。他們都只是因為一顆好奇心創造了偉大的科學業績。總之,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能不能緊握機會有一番作為,就要看如何使好奇心發揮作用了。
此外,例如瓦特由觀察燒開水而發明了蒸氣機;天文學家哥白尼在波蘭的芙勞恩堡教堂擔任牧師時,完成了畫時代的星球運動理論。天文學對他的神職事業毫無幫助,他大半生獲得的主要報酬是美學上的:他提出的模式有簡單之美,遠超過托勒密(Ptolemaic)那套繁瑣複雜的舊模式。伽利略原本學醫,投身愈來愈危險的實驗,無非是因為諸如固體重心位置的推算,使他覺得樂在其中。
拉瓦錫(Antoine Laurent Lavoisior)被公認是現代化學之父。法國大革命前,他在稅務機關工作,參與農業改革和社會計畫,但那些己成為化學經典的巧妙實驗才是他的最愛。伽凡尼(Luigi Galvani)從肌肉與神經如何導電的基本實驗中,悟出電池的原理,他一輩子行醫,至死方已。孟德爾(Gregor Mendel)從事神職,他為遺傳學奠定基礎的實驗,其實是源於對園藝的嗜好。邁克爾生(Albert A. Michelson)是第一位贏得諾貝爾獎的美國科學家,在他去世前不久,有人問他為什麼花那麼多的時間測量光速,他答道:「因為太好玩了。」還有我們別忘了,愛因斯坦最重要的論文是他在瑞士專利局當小職員時寫成的。以上不過是從眾多偉大的科學家當中,信手拈來的幾個例子,他們並不因為自己不是專業人才,沒有大量經費撐腰,就讓思路受挫,他們只是出於滿足好奇心的動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罷了。
布隆伯根教授(Prof. Nicolaas Bloembergen)以對雷射光譜的卓越貢獻榮獲1981年諾貝爾物理獎。他研究雷射的原理,純粹是基於對自然法則(nature rule)的好奇與興趣,目的不是為了得獎,事先更不知道如今會在醫學上有如此廣泛的運用。布隆伯根教授表示:「其實,最令我高興的不在於獲得諾貝爾獎,而是獲獎之前二、三十年最初的一點發現--為了解自然法則而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樂趣所在。」教授特別強調探究學問貴在「滿足好奇心」,不要心存目的。總而言之,誰都有好奇心,就看你是讓它酣睡著,還是大膽的讓它開花結果,依照你的努力將使公司的命運或你的人生作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我們在小孩子的時候好奇心尤其強,因為對孩子來說,無論是所看的、所聽的東西、所有的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是未知的、稀奇的。至少小孩子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感受性較強。由於有欲望想去知道,所以迫使自己採取行動去了解。
小孩子特別是在開始有判斷力的三、四歲到小學的低年級左右,最希望藉著大人的知識來解答自己末知的部份。常常連續的發問「為什麼」,有時甚至還使父母親答不出來呢!到了中學以後,就會依照自己的行動來增加知識。像解剖活青蛙雖然是殘酷的行為,但也流露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或許讀者都會回想得到那一段情景吧。
近代物理學家從事量子物理的研究,發現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如中子、原子等等,終於發明了核子彈,對於世界和平構成莫大的威脅;另一方面,生物科學家們對於基因的研究,使得人類也越來越接近可能會原本專屬於上帝的造人技術,這些現代洪信們基於好奇心,試圖揭開種種科學上的神秘面紗,他們的努力對於人類是福是禍有待未來的考驗。
八十九年二月十二日的聯合報報導,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所長沈哲鯤表示,生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快到了「無所不能」的境界。他預測,十年內,世界就會出現女性自體繁殖的複製人,甚至還能複製無頭人,供器官移植,避開醫學倫理的禁忌。他建議政府儘速擬出基因研究相關法令,限制研究範圍。沈哲鯤主講「基因及基因體研究」。他表示,以基因研究為主的生物科技正欣欣向榮,其研究成果不斷突破,分子生物學家因此感到既陶醉又幸福,基因研究彷彿已變成他們的兒童樂園。
沈哲鯤說,基因研究的重點之一就是將動植物或病毒的基因分離或植入,應用在農業、畜牧業或醫學,目前最常被用來作基因實驗的生物包括病毒、果蠅、魚、蛇、青蛙、老鼠及植物。
沈哲鯤舉果蠅的基因研究為例,學者發現變種果蠅沒有眼睛,是因為缺乏一種基因,只要將正常果蠅的基因植入變種果蠅的細胞內,就可長出眼睛;但若植入好幾個基因,就會產生有好幾對眼睛的另類變種果蠅,基因研究的神通廣大可見一斑。
他說,同樣地,分子生物學家也可籍分離基因,改變生物體,例如英國複製羊「桃莉」誕生時,有一位國外的醫學家以蝌蚪為實驗,分離及抑制某些基因發展,培養出缺頭或缺尾的變種蝌蚪。沈哲鯤說,無頭蝌蚪的基因研究未來可能應用到人體醫學,科學家可以複製出無頭人,移植其器官或組織造福病人。
基於研究倫理,目前先進國家逐漸禁止或不補助複製人計畫,但無頭人到底算不算「人」?沈哲鯤認為,人沒有頭,就沒有思想與靈魂,應該不算人,無頭人的研究其實仍有發展空間:目前利用基因複製,已可在實驗培養出人的皮膚及眼睛,複製無頭人不是不可能。
沈哲鯤指出,近來由於基因複製產品對人體出現嚴重副作用,很多先進國家不但禁止複製人研究,甚至還反對以靈長類動物做實驗,但科學家的好奇心永無止境,國外可能已有人開始進行複製人實驗。沈哲鯤預測,世界上最快十年內就會出現複製人。
人類應如何善用科技的好處,而減少它對文化的不良副作用?在人們心態還未調整過來時,高科技就已經侵入了我們的生活,以致於人類與高科技的主從角色愈來愈混亂,由於警覺不夠而對高科技上癮成癡的人也愈來愈多,例如生物科技學家不斷為滿足好奇心而不斷鑽研基因,讓許多過去原本無法醫治的病將來可以治癒,過去無法生育的人如今可以生育,甚至有人預言,未來的人類可以活到120歲,這些成就對於人類來說真是好事一樁嗎?到了那時,地球是否真正面臨人口爆炸的危機,試問地球真能有如此多的食物足夠他們使用嗎?真有如此多的工作讓他們謀生嗎?求學和謀職是否會更加激烈?
長此以往,高科技很可能會喧賓奪主,反過來主宰人類的命運,如果這個假設成為事實,那麼人的地位何在呢?人又如何自處呢?古人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年憂」,前述的問題就留待我們的子孫去煩惱吧。或許到那時後人類真能有辦法解決這類問題也說不定,例如移民外太空。就像在1970年代的羅馬俱樂部的專家們在《成長的極限》一書中曾經憂心以當時的人對於各種金屬和能源的消耗數量來說,地球所蘊藏的數量可能在可見的數十年內耗盡,「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我們對於這些資源的利用不知有所節制,未來的子孫怎麼辦?這種擔心由於人工材料的發明而暫時不致成真。
總而言之,如果20世紀的消費科技是脫韁野馬,那麼21世紀的基因科技就好比猛虎出押,如果我們掉以輕心,任憑基因科技成為賺錢商機,DNA可以任意重組,人也可以隨興複製,那對人類倒底會發生怎樣的影響呢?福焉?禍兮?如果人類不能洞燭機先,任憑另一種形式的慘劇發生之後,才來覺醒補救,會不會已經時不我予、悔之晚矣呢?因此,如何善用「好奇心」,使它不至於勢無忌殫的無限上綱,是一項亟待思考的問題。換句話說,如何使人類能夠擁有運用高科技的超然與清醒,讓「好奇心」適可而止,防止高科技被野心陰謀家們所利用,為滿足他們的私欲而自成全人類的悲劇,這就是面對高科技的21世紀,仍有待我們一起去努力開創的大智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轉載《再別康橋》 賞析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從胡適新詩《老鴉》說起

胡適新詩《老鴉》 一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二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饑。──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 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胡適早年自美返國,看到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常在演講、為文時提出批評,因此引起很多被批評者的不滿,甚至招來種種打擊。所以他自比為烏鴉,老是啞啞地對著人叫,別人見了牠就大不吉利。烏鴉討人厭,但是胡適卻堅定地說: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輕柔悅耳,人們都喜歡聽﹔但他卻寧願當烏鴉,不肯阿諛諂媚,討人們歡喜。他要把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暴露出來,以謀求改善,即使因此而使自己處境惡劣,無枝可棲、又寒又飢,但他也不屈服、不改變,仍然堅定的說 「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黃小米。 」 因為他不是鴿子,也不是小鳥,他本來就是烏鴉,他就是要當烏鴉。這首詩裡的老鴉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的化身;他借老鴉向世人宣示─不管你們喜不喜歡,我還是堅持說我該說的話;不管處境如何困難,我還是堅持我該做的事 ! 這種精神正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具體表現 。 為什麼烏鴉討人厭 , 被人認為不吉利呢 ?大師胡適經常說自己有歷史癖,而我則有考據僻 。 喜歡就一些趣味雅(trivia)的小事打破砂鍋追到底 。 經過一番搜尋,發現烏鴉討人厭的理由如下: 除了烏鴉全身烏黑,叫聲嘶啞難聽,而且常常成群結隊地邊飛邊叫,據說烏鴉的嗅覺特別靈敏,人或畜瀕臨死亡,他 ( 牠 ) 的身上就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烏鴉就聞味而來。可是人們誤解了牠,認爲是牠的到來才造成死亡事件的産生。所以人們認爲烏鴉叫是不祥之兆。   偶然讀到著名唐代詩人杜甫《奉贈射洪李四丈》的詩 ,提到有烏鴉在友人房上叫,他恭維友人道: " 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 " 元稹的《大嘴烏》詩和白居易《和大嘴烏》詩再再顯示唐人普遍認為烏鴉是吉祥鳥,烏鴉的出現必定帶來喜慶,因而對烏鴉有著熱愛和敬畏的感情。另一方面 ,唐人 認為烏鴉覓食反哺其母,這種行為與儒家思想契合。例如白居易的《慈烏夜啼》對於烏鴉讚賞有加 : " 慈烏失其母,

白居易的《花非花》究竟是什麽意思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首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花非花》在五十多年前我讀書的時候就已經於音樂課中學過 ,至今還沒忘記它的旋律 。 不過對於詞句的意思卻是不甚了了。最近我著迷台詩宋詞的學習,上網查這首詩的翻譯,發現有多家不同的解讀,詩人的《花非花》到底想說什麼呢?感到十分有趣,特將結果整理與同好分享 。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但這首《花非花》卻句式奇特,且通篇取譬,十分含蓄,甚至迷離,堪稱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朦朧詩的代表,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因此對於這首詩到底想表達甚麼 , 充滿好奇 。 詩取前三字爲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語意雙關,富有朦朧美是這首小詞的最大特點。霧、春夢、朝雲,這幾個意象都是朦朧、飄渺的,意象之間又故意省略了銜接,顯出較大的跳躍性,文字空靈,精煉,使人咀嚼不盡,顯示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功力。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裏取喻於花與霧,在於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如果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一比。這裏“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啓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於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雲霞雖美卻易幻滅,於是引出一歎:“去似朝雲無覓處”。   有人主張這首詞通篇都是隱語, 主題當是詠官妓 。當時各級官府都有一定數目的官妓,供那些官僚們驅使。首句“花非花”是說官妓的容顏如花,但又並非真花。次句“霧非霧”中“霧”字是雙關。借“霧”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應女宿,但又並非雲霧之霧。    “ 夜半來,天明去”既是詠星,也是說人。語意雙關,而主要是說人。唐宋時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來,黎明即去。因此,她來的時間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個春夢。她去了之後,就像清晨的雲,消散得無影無蹤。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們與官僚之間互為依存,但關係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來明去為限,可謂會短別